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 : 2019-08-19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P*η1*η2*η3 (Kcal/h)


Q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通常,η1、η2、η3 取0.6—0.8之间,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6。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F*(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在以后的计算中,t1- t2定为10℃计算。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6)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P


依据经验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热负荷:


Qt=Q1+Q2


其中,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 环境热负荷(=0.12~0.18kW/m2 ×机房面积)


根据目前机房内设备数量估算机房内负载约为30KW,所以室内设备热负荷为:


Q1 =30*0.8=24KW


环境热负荷为:


Q2=0.18kw/平方米×142平方米=25.56KW


则Qt=Q1+Q2=24+25.56=49.56KW


注:电池发热量忽略不计。


此外,UPS的发热量也非常小,也可忽略不计。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