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质量怎么样?
发布时间 : 2019-02-13
安装注意事项虽然电池在出厂时正负极板都进行了充放电活化,但如果电池的安装日期距出厂日期时间较远,经过长期的自放电容量必然会有损失。另外,电池在出厂时荷电量一般为60%,安装初始时应该对电池组进行补充电。由于单体电池自放电的差异,可能会出现各电池端电压不均衡的现象。电池组安装前必须测量开路电压,开路电压差不能大于50 mV,需做好电池测试并记录。用假负载可以对电池组按0.1C10和0.2C5进行容量试验,此试验不需接入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只需将电池组串联起来,但是放电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测电池单体电压,每小时对电池的总电压、放电电流、电池单体电压进行测量并记录。电池在放电后期每10 min检测放电电池单体电压低的电池,若有一只电池端电压到2.5 V马上停止放电,计算出实际电池放出的容量与蓄电池额定容量是否一致,若基本一致则证明电池放电试验合格,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若放电到终止电压时,电池组放出的容量与额定容量的差别大于15%,说明电池组的出厂容量可能存在问题,应及时联系厂商处理。
放电状态与内部阻抗内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放电终点时,阻抗大,主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内产生电流的不良导体─硫及电解液比重的下降,都导致内部阻抗增强,故放电后,务必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状态,则铅形成安定的白色结晶后(此即文献上所说的硫化现象),即使充电,极板的活性物质亦无法恢复原状,而将缩短电瓶的使用年限。白色硫铅化电池放电,则阴、阳极板同时产生硫铅(PbS04),若任其持续放电,不予充电,则最后会形成安定的白色硫铅结晶(即使再充电,亦难再恢复原来的活性物质)此状态称为白色硫化现象。
自由放电率由于电池的局部作用造成的电池容量的消耗,容量损失与搁置之前的容量之比,叫做自由放电率。放电率放电率表示电池放电电流大小,分为时间率和电流率,放电时间率指在一定放电量上蓄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长短,例如在25℃环境下如果电池以电流It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为t这一放电过程称为t小时率,放电It称为t小时率放电电流,IEC标准,放电时间率有20、10、5、3、1、0.5小时率及分钟率,放电电流率是为了比较额定容量不同的电池电流大小而设立的,t小时率放电电流以It表示,通常以10小时率电流为标准I10表示。放电终止电压在25℃环境温度下以一定的放电率放电至能再反复充电使用的低电压称为放电终止电压,一般10小时率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为1.8V/Cell,3小时率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为1.8V/Cell,1小时率放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为1.75V/Cell。